報名:https://forms.gle/ZUuW1JS8W6uh8u3EA
我們的內在有不同的狀況需要好好溝通,一行禪師說:
在我心中,有一個害怕的小孩
在我心中,有一個憤惱的小孩
在我心中,也有一個喜悅的小孩
每一個情緒狀態,都帶著寶貴的訊息,等我們看見聽見。你需要一些工具求協助自己聽見,也協助你聽見他人。
如實地感受自己的情緒和經驗,是踏出自由的一步。
互相聆聽是在困難中彼此守望支持的第一步。
「連結對話卡」應用工作坊是根據正念 和 非暴力溝通的基礎設計
我們一起探索:
回到身體,如實地感受自己的感受
用圖卡和其他方式去表達自己之感受,讓感受說話
理解不同感受背後之意義和含意
為自己提供回應問題之更多可能性
陪伴,覆述,臨在地聆聽對方
日期:23/10 及 30/10
時間: 18:00 – 20:00
地點:荔枝角長沙灣道華創中心805室
人數:14人
收費:HKD 700
Ailey @ 與孩同步、[連結·對話卡]策劃人
-2019年起修習非暴力溝通及正念後感受到生活上美好的轉變,在親職日常上努力實踐所學,期盼更多人進行[連結·對話],以愛及同理心照顧自己及身邊人。
-曾修讀“靜觀認知治療課程”、“靜觀親職課程”、“非暴力正念溝通 活出生命力量 – 基礎導師課
—-
[連結·對話卡]簡介:
根據馬歇爾·盧森堡博士所創立的非暴力溝通,一個人有愉悅情緒出現時,代表這個人的某個需要能夠滿足;相反,當一個人有不愉悅情緒出現時,代表這個人的某個需要未被完全滿足。
例如:孩子把玩具撒落整個地上,作為媽媽的你可能會感到生氣、煩躁,因為你有“整潔”及“休息”的需要未能滿足;另一半給你一個生日驚喜,你感到很開心、感動,因為你“親密關係”及“愛”的需要滿足了。
每套[連結·對話卡] 共有36張情緒卡及60張需要卡。每張情緒卡上印有最少一種情緒感受詞彙以及相對應的情緒樣貌,而每張需要卡上印有一項需要,透過使用情緒需要卡與自己或身邊人連結,找出自己或對方的情緒及需要後,便能作出較合適的決定。
無論是個人、親子關係、夫妻關係、朋友關係等等,也能透過這套牌卡進行連結及對話啊!